Search


渣馬在即,跑手積極備戰。今年轉戰健美的我將退到半馬做學生們的陪跑。在千載難逢的訓練時間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渣馬在即,跑手積極備戰。今年轉戰健美的我將退到半馬做學生們的陪跑。在千載難逢的訓練時間,看見跑手們努力練習,熱身與Cool down 都做足伸展運動。然而用的手法,安全度及時機都掌握得不太理想。在這裡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跑步前,通常需要用一點時間進行熱身,目的是將使用在即的肌肉暖起來。而熱身包括慢跑和動態伸展。靜態伸展並非理想熱身運動。
首先當肌肉在休息狀態好比冰了的橡皮帶,把冰了的橡皮帶拉長,彈性會減弱了很多,撕裂機會亦會大大增加。另外,很多研究已開始確認到,無論骨骼、肌肉、肌鍵、韌帶、筋膜,對靜態張力與壓力所產生的生理反應是極低的。
跑步後可做伸展舒緩肌肉疲勞。而以下是以AIS概念設計的膕繩肌伸展運動,練習容易,有效亦十分安全。
AIS (Active Isolated Stretching) 是Aaron Mattes研發出來的伸展方法,這是一種受者需要主動參與的伸展方法。
而這個方法主要是由兩個定律支持下誕生。
肌肉永遠是一對存在(例如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),它們互相配合,當一邊肌肉收縮時,另一邊肌肉放鬆。這個定律叫交互抑制(Reciprocal Inhibition),主動收縮一邊肌肉會刺激神經傳送把另一邊的肌肉放鬆,只有放鬆的肌肉能夠被伸展,因此嘗試伸展收縮的肌肉是不可能的。用這個邏輯可以了解到當神經系統指令一邊肌肉收縮,另一邊肌肉這時會被指令放鬆,伸展工作在這刻進行就最理想。究竟怎樣才能在肌肉收縮的這刻間有效伸展放鬆肌肉呢?關鍵在第二個定律。
肌肉或肌腱有反射機制去防止過份伸展及量度所接收的張力(拉扯力)有多少,使用的就是肌肉中的感受器肌梭(Muscle Spindle),當肌肉或肌腱被過份伸展超過兩秒時,肌梭會釋放訊息要求肌肉去收緊以防止受傷。這個叫伸展反射定律,因此伸展的間距不應超過兩秒。
受者在伸展前會先被測試關節活動幅度,以此為指標,以多於指標外少量的幅度進行伸展。另外受者需要給對抗肌進行收縮,以增加伸展肌肉的放鬆能力。在伸展的位置固定兩秒,然後回復放鬆狀態,重複八至十次。

上圖以收縮髖屈肌羣去伸展近髖部之膕繩肌,下圖則以收縮股四頭肌去伸展近膝部之膕繩肌。
上圖:坐在椅子靠邊緣位置,膝蓋伸直,腳尖提起指向頭部位置,後腰挺直並保持張力,髖部以上脊椎垂直向前靠,直至近髖部之膕繩肌感到輕微拉扯,固定兩秒,回覆開始位置,重複八至十次。
下圖:坐在椅子靠邊緣位置,膝蓋伸直,腳踝放在板車上面(或用毛巾在光滑地面上代替),腳尖提起指向頭部位置,後腰挺直並保持張力,髖部以上脊椎垂直向前靠,直至近髖部之膕繩肌感到輕微拉扯,固定兩秒,身體保持前靠位置,腳踝把板車拉近,膝蓋輕微彎曲,之後膝蓋回覆伸直兩秒,重複八至十次。

(特別嗚謝友情客串:Corona Tung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全心投入健身教練專業,分享健身及教學心得,為提升香港健身教練質素出一分力。
View all posts